1 ) 法拉第笼和维诺尼卡奥则若娃 | 至暗之时
from微信订阅号[野评人]
这是一部乏善可陈的低成本科幻片,细节上存在不少牵强附会和前后冲突的地方,不过它也让我有两样收获。
一、法拉第笼
<图片5>
影片中,男女主角一行逃到第一个有活人生存的地方,就是理工科大叔谢尔盖打造的这座电磁屏蔽房,被称之为[法拉第笼]。
法拉第笼是什么东西呢?
法拉第笼是以电磁学的奠基人、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的姓氏命名的一种用于演示等电位、静电屏蔽和高压带电作业原理的设备。它是由笼体、高压电源、电压显示器和控制部分组成。其笼体与大地连通,高压电源通过限流电阻将10万伏直流高压输送给放电杆,当放电杆尖端距笼体10厘米时,出现放电火花,根据接地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笼体是一个等位体,内部电位为零,电场为零,电荷分布在接近放电杆的外表面上。
表演时先请几位观众进入笼体后关闭笼门,操作员接通电源,用放电杆进行放电演示。这时即使笼内人员将手贴在笼壁上,使放电杆向手指放电,笼内人员不仅不会触电,而且还可以体验电子风的清凉感觉。这是因为人体触电的原因是身体的不同部位存在电位差,强电流通过身体,此时手指虽然接近放电火花,但放电电流是通过手指前方的金属网传入大地,身体并不存在电位差,没有电流通过,所以没有触电的感觉。
在使用特斯拉线圈时,法拉第笼是玩家的一大屏障,通过它,玩家在笼中能够近距离接触特斯拉线圈而不会被电到。
最后一句是不是让你想起一部经典电影里的一个场景?没错,就是诺兰大神的《致命魔术》。
<图片1>
所以,所谓的法拉第笼其实就是让笼内的电磁波无法逃逸,笼外的电磁波不能进来,这样一来,影片中的怪物就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也攻不进来了。
二、维诺尼卡奥泽尔娃
这个就无需多言,直接上图了。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最后整体上说一下此片的观感。
作为一部制作和发行都是美资公司的片子,这部片最让我意外的地方是,死了两个美国人,一个奥地利人,和一个俄罗斯人。一开始我以为最多死一个美国人,然后来很多俄罗斯人帮助美国人逃离险境,而自己命丧虎口,这种感觉从主角们来到谢尔盖家(也就是法拉第笼)开始,到自卫反击队出现达到峰值。
但是影片并没有让战斗民族死于非命,反倒让只会哭啼的女二和温雅冷静的男二(均为美国人)早早领了便当,这种不同寻常的死法让本片显得不那么落俗和因循守旧。此外,影片将故事发生地设置在莫斯科,有一股异域风情。
但是影片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逃跑和打怪上,对怪物的来源和毁灭莫斯科的目的只一句带过,没有作充分的解释。虽然作为一个资深影迷,我能够根据稀少的线索自行脑补,但那是基于观看其他科幻片积累下来的经验,实际上我还是希望导演有自己的一套自圆其说,但导演似乎不在乎这一点。那么问题就来了:难道你只是想你让我看平平无奇的特效吗?因为人物也实在没什么深度……
如果你片荒,那就看看这部片子吧。虽然整体上没什么大意思,但过程戏还是很抓人的。
2 ) 平庸的科幻电影
除了外星人使用电磁来作为武器和感知的设定有些创意以外,其他就是一部平庸无奇的科幻电影了。演员如同NPC一般完全没有所谓表演可言,特效对于好莱坞科幻片而言也无任何值得称道之处。
3 ) 《至暗之时》惊悚片?科幻片?
《至暗之时》拥有一个很不错的题材。虽然这个题材并不是它第一个想到的。
1996年,Sega Saturn上曾经出过一款名为《异灵》(E0)的游戏,讲述的就是一艘太空船受到了看不见的外星人的袭击,太空船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而主角只能通过声音来判断外星人的位置来逃出生天。
所以,当12年后,有一个类似的题材要搬上大银幕的时候,我对他的期待度已经满点了。
《至暗之时》沿用了“看不见的外星人”这个设定,不过把舞台从封闭的太空船搬到了开放的莫斯科,EO中那个用来探知外星人的声音探测器,由于太过科幻,被换成了外星人能让周围的电器有反应。这样一个大的故事框架搭起来,尚算严整,故事点子也算有新意。但是一个好的点子并不足以支撑起一部电影。作为一部惊悚片,无非是舞台、悬念、人物命运三大要点。但本片作为惊悚片,显然称不上佳作。
首先,他的舞台比较开放,本身就难以营造一种惊悚的氛围。其次,悬念的营造非常差劲。这部电影硬说有什么悬念的话,就是那个我一直以为是男主角的那个人演到一半忽然就领便当了,当时我就233了。后来看影评,发现不止一个人和我有相同的想法:“什么??原来Ben不是主角啊?”。由此引申出另一个问题:人物塑造太失败了。男猪脚演得像个龙套,龙套倒像个主角,如果不是龙套翘了,这个主角就要彻底淹没在龙套的阴影下了。还有你既然找了一个恶棍进五人逃生组,前期还给这个恶棍做了那么多铺垫,后面至少也要让恶棍发挥一下热量,展现一下人性阴暗的一面,营造一下惊悚的氛围,结果这个恶棍最后以一种非常高大全的形象领便当了,就如同我们经常在革命影片中看到的正面龙套一样……你这个人物的设定还能再失败点么?
综上,这部片子作为惊悚片无疑是失败的。导演自己好像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到了后半期,片子干脆利落的转型为了科幻枪战片。惊奇吗?反正我是很惊奇。但要说作为科幻片,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他压根儿没有科幻要素。最多因为外星人的题材,被归入科幻片一类。
去年看《洛杉矶之战》,我曾经认为,这是人类电影史上最弱的外星人。今年看《超级战舰》,我又以为,我看到了人类电影史上最弱的外星人。直到看到这部《至暗之时》,我认为,我终于看到了人类电影史上最弱的外星人了。以往外星人侵略地球,靠得无非是黑科技,比如《独立日》中BUG般的防护罩。而这个外星人除了隐形外,再也没什么亮点。他们没有飞船,估计是通过的徒步的方式来到了地球。至于如何通过徒步的方式进行恒星间穿越,这就属于导演才能知道的秘密了。他们身体脆弱的令人发指,影片的最后,主角拿着一块巴掌大石头(或者说外星人防护壳的一个残片),居然都把一个外星人给砸死了。坐在电脑前的我已经涕泪横流了,我坚信人类电影史上的外星人不会有比这更弱的了(不算E.T)。我们应当铭记住2011年12月25日这个圣诞节。日后盘点外星人科幻片的时候,本片当仁不让的能坐上“最弱外星人”的交椅。
最后,说一下对本片的最大的感想:就这种水平还想侵略地球??你们还是赶紧回火星吧!
4 ) 试着换换胃口
虽然很多网友觉得本片比较差,但就娱乐而言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部分。我并没有抱着看科幻片的心态去看的,无数的光像水母一样从天而降的时候,我也只以为是什么自然现象,后来警察死了,才发现原来是科幻片,然后立马换成投影仪来播放。之前看过很多科幻片,主角基本都是从事和科学有关的工作或者在搏斗方面有着硬功夫的人,当灾难发生的时候,科学家们可以做出比较合理的判断,而且观众也会觉得科学家肯定能找出解决之道,英雄式的人物至少也能和怪兽单挑。但本片比较独到的视觉是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来向观众展示他们的逃生过程。他们不懂外星生物,不懂科学,也不能打,只是一群感觉像公子哥儿和太妹式的人物,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觉得很绝望,因为就凭几个平民怎么可能存活,进而拯救世界呢?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想会不会出现什么英雄式的人物来拯救他们,可是到影片最后也就只有他们自己一路躲过了外星人的追击,而且发现了反击外星人的方式。以前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片都会带着或多或少的血腥成分,各种视觉刺激,但本片死亡的方式是被快速骨灰化,这个从心理上减轻的观众对死亡的恐惧感,如果不是重口味的看看这样的科幻片还是挺好的。比较让我遗憾的是没有帅哥,演员们的演技实在有些。。。。。。导演如果能把外星人的来历稍微介绍一下就好了。结尾部分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5 ) 看到爆笑
这货是喜剧片,so bad that is actually funny. 看到他们一群人拿着微波枪去找女主的时候,旁边有老外直接说"this is f**king ghost buster"... 电影结束,全场各种WTF..
6 ) 一般到了极致
故事背景貌似在很多电影中见过,《洛杉矶之战》,《世界大战》……。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
极其一般的特效,到最后我也没看清楚那些外星人长什么样子,情节只有几处还说的过去,大多数都是拖泥带水,平平淡淡。
毛子的种族战斗天赋~
先是《社交网络》,然后《独立日》,之后《28天》,接着《我是传奇》,中间穿插《科洛弗档案》,结果是《天际浩劫》+《洛杉矶大战》
外星人的样子 和来的目的确实还有点意思~~~ 其他的地方么 毛都没有 破片
大粗眉竟然被秒了
各种粗糙啊!故事、人物、特效、节奏,全都是三流美剧水平。要不是看不见的外星人能点灯泡这个电子还算有趣,我都想给1星了。
就结尾字母那首The Uprising-Pilot Hill凑合
看完才明白。死的都不是主角。
只能看看特效了
2.5,看不见这个概念挺好的。但是没被用好。一看就是俄国人投资的连俄国妹子都是高大全的请喝鸡尾酒空手燃烧瓶都能拿下三个外星人。俄国水电工发明拯救世界。片尾曲比较燃。
很高兴没去电影院花冤枉钱!
剧情张力太弱。各种老套小儿科,基本上就是隐形人版《洛杉矶之战》,而且隐形外星人应该非常节省成本吧!另外导演是对女二号不满么?拍到一半还换了个女二号。。。
这种科幻真是没什么意思。
對於微波爐理論,設計系畢業的表示理解不能
其实还好 没有烂到惊人 脑残点就是明明看到人都被消灭光了 怎么还想着去美国大使馆? 就老美厉害 那楼金刚铁布衫?
视觉上有些想象力,有几场戏气氛不错,但整体节奏感太糟了,没想到编剧竟然是Leslie Bohem(《铁甲钢拳》、《幽浮》),几个年轻演员的存在感也很差,但最最致命的,是外星人的存在感问题。前车之鉴。
可圈可点的几个方向,1、麦当劳的植入,2、手机ipod应用Globetrot 的植入,3、电影本身,隐形并靠电子脉冲猎杀的外星人概念,特效制作精良,4、OST 5、各种人类系动物系盔甲造型 6关注了机灵妞维诺妮卡·奥泽尔娃 Veronika Ozerova
非常过瘾的娱乐片,少见的俄国正面形象
顶峰娱乐近来发明了一种用新生代明星搭配传统类型片的爆米花营销模式,这片子唯一能看的就是搭建的莫斯科末日场景,演员和特效已经沦为了肥皂剧情的配角,唯一带着演技来的瑞典男星乔尔·金纳曼也中途挂掉了,待到最后外星人露出了真容,估计没有人不会鄙视那粗糙简陋的特效,学生作业吗亲?★
细节粗糙
掌握数理化,异形也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