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想起来电影里一段话
是里面班主任说的:从前插队的时候队里有一个上大学的指标,有一个知青用不那么光彩的方法拿到了,但最后他是流着泪一个人离开村子的,没人送他。可能大家也猜到了,这个人,就是我。
有时候我会想起来,班主任的表情,似乎很沉痛,但是如果他当初没有那么不光彩的手段,又会在哪里呢?也就轮不到他做着沉痛的表情和学生说这些道理了。
眼下的世事也大抵如此。只是,事后勇于承认和忏悔,总还是可贵的。
2 ) 青春的那些记忆!
记得看这部电影是在高考前,在复读的那个高考前的夜晚,回想起那些日子,父母为了家庭四处的奔波,而青春还未完全长成的自己,来回于校园,曾经也有过那份莫名的嫉妒,也有过青春校园里那晨读夜挑灯的生活记忆,也有过对大学的那份美好憧憬!
影片取材的南京大学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一直以来都以考上这所大学为动力,而今虽身在他地,却始终不会忘却那份回忆的美丽带来的丝丝欣喜,豆蔻年华曾经不是很理解为何称之为“豆蔻”,为何特指那段年龄,虽然高中那段时期已不是豆蔻之际,却享受的依旧是那豆蔻时期的美美的憧憬,青春还在继续,而那时的梦想已藏留在自己的心头!
那个年代里所有的情丝,都在影片里了
情节相对简单,但有那个年代独有的气质:质朴,纯真,大胆,诚恳,渴望尝试。看得出背后的文化心态是热情真诚渴望探索的同时也有些浮躁和迷茫,并且也有一定程度的思考。值得一看。
曾经让我憧憬高中
1989年
八十年代中学生电影。学校包场。因为电影认识了“蔻”字。
电影主线是小禾对环境的适应,一条副线是流浪的少年被体制排除,一条副线是徘徊的女子被教育体制搞得终身抑郁,还有一条副线是老师曾经的爱情。四条线清晰,讲述也规规矩矩,没有太大突破,却也没有太大漏洞。只能说,还行,不意外,却也有共鸣。学生期间的学习竞争在那个年代还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可言,但是这个年代,家长老师给予孩子的压力,竞争几乎是白热化的程度。我高中时体验真的最深。希望社会能够多向发展,而非唯成绩论,只有这样才能剔除弊端,而且最好把那些野鸡大学取缔了。这些学校学历没多少用处,专门捞钱办的。很喜欢导演对那个流浪少年的处理,他让该片有了更深刻的意义,所谓的教育不一定在学校,学校也不能成为社会中成才的必经之路。
故事拙劣,剪接突兀,表演造作,几乎没有可取之处,冲着李晓东唱的主题曲才勉强看完
八十年代的青春片。现在来看有着那么不真实和鸡汤。这个学校的条件太好了。秒杀近三十年以后现在的大多数基层学校
在豆蔻年华里缔结友谊,在豆蔻年华里确立理想,在豆蔻年华里塑造品格……家庭分裂,差生奋进,校友返校,时装表演,竞赛选拔,30年前的南京……
苗苗是个很不错的演员,可惜90年代中期就消失了
矫揉造作,古早电影叙事,看得太难受了,一年后的我的九月跟这些个八十年代烂片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纬度的…
片头曲很悠扬,没有主线,只有一堆青春
当时好喜欢苗苗的,现在不知道她跑哪去了
记不太清了
看过《青春万岁》的观众或许已经看到,西方文明在中国「落地」时摔了一个大跟头,而后却留下了不知何时才能「自愈」的后遗症。短暂而难忘的《豆蔻年华》就要结束了。幸与不幸,八九点钟的太阳却被落日余晖映得通红。在这个暗淡的转折点上,城乡差异已然明显,但由于道德「分数线」还没有出现整体滑坡现象,所以,个别同学的「不及格」尚能唤起集体的《羞耻》心、愧疚感和反省意识。但既为旁观者又是参与者的旅客们也明显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与残酷,而「失败者」的结局透过校外「见闻」也大致可以预判。涉及不远将来的「户口国籍」在「幸运儿」那里或是灵魂拷问或根本不是问题,但在「底层人」眼中已经异常严峻。为此,那场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和彰显着各种可能性,或梦想成真或《上一当》的时装表演成了集体主义的挽歌,亦奏响了个人主义时代的序曲。
我还记得是初三的时候学校组织集体看片……
浪漫与理想主义最后的黄金时期。“八十年代都快过完了,你们从哪儿学来这么羞羞答答的。”台词真好,可惜没字幕无法截图做笔记。人物也好,学生、老师、职工、出场过的人物都精练生动,每个人身后都带着完整的故事,而故事映照着时代,剪纸的流浪青年和归国女物理学家这两条支线尤其喜欢。竟然看哭了。
初中阶段,长沙,学校组织包场观看,补登豆瓣。
你说的每句话,都刻在时钟里,日子滴滴答答流逝,值得铭记的,一定会转回来,在恰当的时间给予警醒。孤独不是借口,远方也不是目的,生命终有其意义,无论大小,只为自己,希望岁月不消磨,保持一颗真心,与喜欢的人同行。
和十六岁的花季一样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几部少男少女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