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我就是我

    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华晨宇  欧豪  白举纲  宁桓宇  于湉  张阳阳  饶威  左立  贾盛强  于朦胧  范世錡  居来提·库提来  

    导演:范立欣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我就是我 剧照 NO.1我就是我 剧照 NO.2我就是我 剧照 NO.3我就是我 剧照 NO.4我就是我 剧照 NO.5我就是我 剧照 NO.6我就是我 剧照 NO.13我就是我 剧照 NO.14我就是我 剧照 NO.15我就是我 剧照 NO.16我就是我 剧照 NO.17我就是我 剧照 NO.18我就是我 剧照 NO.19我就是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9

    详细剧情

      2005年,《超级女声》红遍中国,那是一个全民疯狂的年代。那一年,我们记住了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那一年,见证了我们最年轻最放肆的时光,那一年,竟已悄悄过了十年。2013年,12个年轻人怀揣梦想踏上这个舞台,他们曾和我们一样曾经历这十年,如今他们成为这个舞台的主角。  电影讲述的正是选秀舞台背后这一群年轻人最真实的故事,他们不再是被包装的“偶像”,他们会面对来自成人世界的否定、会愤怒、会叛逆、会疯玩、会打闹、会想要获得别人认可,他们只是一群平凡而真实的年轻人。  如果你正年轻,它是一面镜子,能让你看到自己。  如果你年轻过,它是一个时间机器,能让你回到那个放肆“ZUO”、放肆哭、放肆笑、放肆犯错、放肆沸腾的年纪。

     长篇影评

     1 ) 【转】《我就是我》:4%排片,94%好评

    没人想到,以2013年“快乐男声”12强为班底的选秀纪录片《我就是我》在上映三天后,仅仅交出平均排片比例4%,票房累计不到600万的尴尬成绩,虽然三天票房已超过去年中国好声音的《为你转身》500万的最终票房,但从整体排片、上座率等综合因素考虑,影片的最终票房应该也就在千万左右。然而,同被定义为“粉丝电影”的《小时代3》前三天的平均排片为43.7%,三天票房累计为2.43亿,而《后会无期》的这两个数字分别是38%和2.26亿。
     
    照常,这种表现的电影只能用“失败”两个字来定义。但《我就是我》奇特的生存环境却让这部电影可能在多年后会重新被人讨论和研究——不仅是因为它的上档时间正好卡在两部全民关注的现象级电影中充当了炮灰,更可惜的是被打上“粉丝电影”失败案例的标签。事实上,在购票网站格瓦拉上,只有购票用户才有资格评分,《我就是我》的评分高达9.4分,远远超过《后会无期》的8.1分以及《小时代3》的6.6分。无论是否有选秀情节、是否粉丝、是否80后90后、包括《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著名影评人周黎明等审美严格且有职业操守的影评人那里口碑却是一边倒的好评。

    一部充满诚意、口碑优秀,且有十年选秀品牌积累的电影,到底“败”在了什么地方?电影上映当天,湖南卫视副台长张华立在朋友圈感叹:“我03年和我的同事开始做超级男声。选秀在中国一直毁誉参半,今天上线的《我就是我》让我坚信以前我所有的辩护:这一切都是真诚的,都是值得信赖的。未来,没有这些,我们就真的对《后会无期》和《小时代》投降了”。同天出品方天娱传媒品牌中心总经理赵晖一封充满情感但又不煽情不矫情的长微博《热血无需同情》在朋友圈打了鸡血般的被自发传播,不只是芒果台工作人员、媒体记者,甚至是湖南卫视某些竞争对手都在传播此文并提醒自己的宣传团队“看看人家的文章多么的走心!”

    是的,“走心”!这成为电影《我就是我》的最大的竞争优势,也不幸成为最大的“短板”。影片的气质和风格从导演的选择就决定了这绝对不是一部卖座的商业电影,导演范立欣是中国首位获得美国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奖两项大奖的一位导演,他的情怀、审美、责任心和使命无可厚非。但纪录片本身的形式注定了他不可能拍出一部金句不断或者夸张情节的影片——而后者却被韩寒娴熟的运用在电影处女作中,也被郭敬明以各种高大上的视角重复运用。没有给网友段子手般转发的快感,也无法带来美到令人窒息的视觉冲击,“真实、热血、青春、不做作”这些充满荷尔蒙的元素,最终被追求视觉、感官、好奇心,更直接一点说追求商业回报的院线经理无情拒绝。从商业的角度,院线经理的低排片情有可原,当电影成为快消品,有话题有噱头有大咖有参考案例的影片风险更小。而纪录片?能上院线已经很不错了。当年雅克·贝汉的纪录片《海洋》这种在全球都有极大影响力的作品,凭借超强的口碑在中国上映长达2个月,也一共斩获不到2500万的票房。如果院线经理能有足够的耐心将《我就是我》延长至2个月,打破《海洋》的纪录不是难事,这不仅对纪录片行业是个好事,对于真正的好电影给足时间去发酵更是头功一件。可惜事实是残酷的,在追求短平快高效的今天,《我就是我》要想获得较长的上映周期,并非易事。以纪录片去抗衡郭敬明的系列畅销小说改编影片以及韩寒的公路片,从影片的故事性上来看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尽管《我就是我》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完全真实的,新鲜热烈的青春的苦与乐扑面而来,那又如何?在《小时代3》的7000件华服晃瞎双眼,以及韩小野的萌照和朴树的十年回归的冲击下,如同一粒石子,被所谓眼球经济的大潮迅速淹没。

    即便不从纪录片和故事片的角度去考虑,从“粉丝电影”的角度去考虑你可以说这是一部粉丝电影 但哪部电影没有粉丝呢 你敢用一个毫无演绎经历的纯新人吗 小时代没有粉丝吗 他的书迷 各位演员的粉丝,后会无期难道不是仗着国民岳父还有小野 和朴树在炒作吗 ?三部电影走了完全不同的风格路数。1999年凭借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进入公众视野的韩寒,通过作家、公知、赛车手、主编等一系列的事件聚集了大量人气,小他一岁的郭敬明在两年后的2001年也问鼎新概念桂冠,并以多本作品热销最终登顶“中国作家富豪榜”。然而,《我就是我》的核心演员却是去年通过选秀才进入大众视野的年轻人。从微博粉丝数量对比,郭敬明3300万、杨幂3700万、柯震东3100万,小时代三个最高人气王粉丝总数破亿;韩寒3900万、王珞丹3300万、冯绍峰1500万,累计8700万粉丝;而《我就是我》华晨宇420万、欧豪247万、白举纲211万,累计878万,不及韩寒一个人的零头。人气、江湖地位和经验的欠缺,让主创人员的影响力在社交媒体的造势中被对手甩了几条街——韩寒顶着“国民岳父”的头衔不断的以自黑和段子手形象掀起全民恶搞,一边营造亲民幽默的形象,一边选择在《小时代》上映前一天推出朴树这枚重磅炸弹,极大干扰对手的同时又将无数有着文艺情节的话语权人群感动的嗷嗷叫,所谓逼格十足;这边,郭敬明将卖腐文化进行到底,喊出“票房破五亿公布主创光屁股照”的军令状,通过破记录的物料发布将唯美到极致的图片和视频源源不断的推倒观众面前,造成理想中的世界就是“小时代”的幻觉;而刚刚进入娱乐圈的快乐男声们,首映礼发布会破天荒的喊出“破亿就跳广场舞”,单纯的让人想流泪,感动的众多媒体发自内心的出于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真实的尊重给了头条,而不是出于标题党和流量考核。在“无炒作不娱乐”的年代,《我就是我》出乎意料的选择了一条干净、符合这些年轻人现实情况的方式,比如去年的冠军华晨宇在电影公映当天微博写给粉丝的话——“写了好多东西,又都删了,删到还剩一句话,谢谢你们。”没有卖萌求粉丝冲票房,没有跪求扮可怜引同情,就这么发自内心的,和最懂他的人一句尽在不言中的拜托。谁最能打动你?是郭敬明的高大上的幻境?还是韩寒心思缜密的桥段设计?亦或是快男单真实干净的告白?也许在唯票房论面前,能带来收入的就是最好的营销。

    有人说,2014年的暑期注定要写入中国电影历史,因为有《变形金刚4》破纪录的近20亿票房,因为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上海绝恋”,但请不要忘记在这个惊天战役中倔强发声的电影《我就是我》,极有可能是多年后能被人发现他的好,能感受到这个时代一群年轻人的梦与付出的真实故事。只有这部电影,才能让那些在看之前“我以为”的人,在离开影院后能发自内心的说“我相信”。

    如果将《小时代》传递的高大上比作天,将《后会无期》的辐射面比作地,那么在路上探索的纪录片《我就是我》在票房大战中的结局就一句话——天高地远,死在路上。可惜,这个“死”是在对纪录片、对选秀带有偏见的先入为主中的“死”,而不是因为口碑、艺术性的“死”。借用一个网友的影评——没有表演,只有表达。没有台词,只有心声。没有演员,只有被记录者。它出人意料的真实,也出人意料的温情,最后又出人意料的残酷。

     2 )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一直坐着看到字幕结束,有个中年男性下了台阶,看到后来的画面又停住脚,站在屏幕下面看到剧终。我们是最终看到THE END的两个人。

    英文译名叫no zuo no die,主要演员十二强叫“我们”,其余六十六强叫“我们的小伙伴”,整个节目的制作团队叫做“帮助我们的人”。

    之前和朋友说为什么不觉得《中国好声音》是选秀节目,在我看来,选秀关注的是人,不该是歌。《中国好声音》里面没有人的变化,应该算是听歌节目,或者K歌节目。去年的快男有些好玩的选手,但是阴差阳错,最后还是做成了烂节目。烂了也罢,里面总能找到夏天的味道,又老了一次,又看着青春散场了一次,芒果做这种东西是无敌的。何老师在片子里面说:节目表现出来的可能和平常的自己不太一样,是一个全新的自我。我觉得他是有不想说出口的词语,至少我看完了全程节目,会觉得它表现出来的选手,是一个扭曲的自我。

    有一集节目组叫父母来城堡,几乎把所有人都逗哭了(07年的时候就干过这种事了)。然后华晨宇的家人没有来,最后告别的时候,摄影机就对着华晨宇猛拍。他的表情是笑呵呵,然后收敛成冷冰冰的,然后跟其他人的父母摆手,又笑呵呵的。我只觉得那时候他心里面肯定是有恶意的,而且也并不可怜,绝非无辜。

    在镜头面前,该做那个表情,于是他就做了。有时候会觉得矫揉造作,而且被看出,反倒是种天真了。

    常常说造星,或者造梦,八年过去,星光愈发黯淡,梦碎得也越来越快。每个人跟每个人的梦都差不多,不过别人的梦总不如自己的珍贵,别人为之出生入死,也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后面的比赛特别疲乏,所有人看起来都垂头丧气。我那个时候关注复活赛,还不甘地想,还有那么多人卖力搏命,就是为了拥有站在这里垂头丧气的权利吗?后来就能想通了,即使是冠军,也不会离梦想太近。一步之遥是最漂亮幻觉,离得再近都不够近,花儿很快就会凋谢了,这是衰败的季节。

    耿琦在20进10的时候唱过一次《十万嬉皮》,唱得太糟被骂了,后来被淘汰了。回到复活区里,小伙伴们嬉笑怒骂,还一起唱过反光镜、唱过逃跑计划,闹哄哄地要唱石家庄人,好不好听都成了次要,那时候我才看到,大家挤在一起唱歌,唱得特别开心。

    也是北京小伙儿耿琦说的:我觉得我就是那烟花的起爆器,我不是那花,我就是那声音,啪啦啪啦啪啦的,也挺有意思。

    我听到那个声音,我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听,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3 ) 我为什么给一个负期待的电影打五星?

    谁要看一部快男主演的电影,或者公平点说,如果不是粉丝,谁要看一部由快男主演的电影?
    但当和公司的小伙伴在公司第一次看完电影后,一切都变了。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夜晚,看完电影后片尾字幕还没有出完,坐在我旁边的同事,一个1米8的汉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嗷嗷嗷的哭个没完,我多想劝他注意点在片方面前的形象,但我做不到,因为我的泪也在吧嗒吧嗒的往下流。一开灯,有人发现我哭了,有一个眼上挂着泪的同事边哭边问我,“昊哥你也哭了”,我多不想承认,因为再那个时刻,我还觉得这是一件多丢人的事儿。
    不丢人,多美好,这才是青春。
    大学学了四年电影,毕业在电影行业里做了六年,发现在电影圈里工作,也好,也不好,好的事情是不要天天做公务员那样天天重复自己的事情,不好的是,再看电影时,再也没有影迷原始的冲动,取而代之的,则是看电影的过程中不停的思考,这个电影卖点是什么,能和哪些品牌做联合营销,脑袋里不再有情怀,有的都是技巧。但这部电影,却让我放下了所有的技巧,它就像一部时光机一样,把我带回了自己青春时光。
    我初中有一个好哥们,当时吃喝拉撒天天泡在一起,除了学习,无话不谈,他父母离婚了,所以每次开家长会,或者提到爸爸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他和其他同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电影《我就是我》里,也有这么一幕,所有快男的选手的家长去探班,唯独华晨宇的家长没有去,探访结束送家长走,镜头就一直对着华晨宇,他一直在对其他选手的父母招手,笑着招手,我觉得他很难过,但是他还在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下子想起了我初中的哥们,每次我爸接我回家时,他和我招手,也是这个表情,我就突然忍不住想哭,因为觉得他们好可怜,也不知道该怎么帮。
    我上高中的时候,每天都在想怎么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就想如何能在北京找到工作,很好,一切都特别顺,我爸爸妈妈也很少教育我,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我不用鼓励,因为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青春。说实话,看着片子里白举纲对着宁桓宇唱歌,华晨宇为了于湉使小伎俩,我挺吃醋的,挺嫉妒的,因为上学这么多年,我没有结交什么太多哥们,几个当年关系比较好的,也都随着年月失去了联系。当年那些玩儿的倍爽的同学,听闻都过的特别好,我觉得好亏,青春如果不挥霍,不浪费,不做点自己想做就做的事情,可能这一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看到李宇春站在台上搂着周笔畅大吼,“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在这里,我们的梦想还在,你们呢?”的时候,我又哭了,是啊,干嘛明天能做的事情,非要今天做,干嘛非要为了明天会更好,牺牲了当下。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2013年的总导演马昊对所有的快男说了一句话,“你们到这里来,就是要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男人”,我飙泪了,你说的到轻松,男孩长成男人哪有那么容易啊!但电影看到最后,汪涵却说,“我其实一点都不希望他们变成男人,我希望他们一直都是男孩”,我又飙泪了,做男人多容易啊,我接下来要做几十年的男人,但能做男孩的时光,只有那么几年。
    哭会传染,笑会传染,青春,也会传染,我为什么要给一个负期待的电影打五星,因为我被传染了,因为青春就是传染病。

     4 ) 我不是花,我是那声音

    追看了一夏天的13快男,大概总得写点儿什么。写之前确实得自问两个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电影观众,或是作为一个选秀粉丝来评价?评价这场选秀,或是评价这部电影?

    那就先试试作为一个普通电影观众来评价这部电影吧。
    片子太琐碎了。导演一再强调合作不会影响他的理性判断,但他进入这件事的方式本身就决定了电影会因此而受限。你会发现,剪辑后,人物的出场和“戏份”规律一定是他们的比赛名次,至少是这样的:华晨宇-欧豪、白举纲-六强-十强-二十强-66强。然而真实的过程是,故事的走向并非纪录片导演在开拍前通过大量的前采就能预期的,因此这些有顺位的人物的故事并不完整,他们需要浩如烟海的素材中的其他人的故事来补充——或者事后按照剧本补拍起来。
    我们似乎能捕捉到,影片有三条线索,第一条是比赛的时间线,第二条是由沙漠、冰川、海洋和打工子弟学校构成的横向的延伸线,第三条纵线勾连了十年的时空,则由何炅、李宇春、曾轶可等人的访谈和旧影像来实现。但在三条线索生硬的交叉中,我的观感变得支离破碎。为数不多印象深刻的细节之一是,白举纲一遍遍写下自己的名字后,有人向他提起王栎鑫,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者的故事。
    能感受到,导演用第二条线与渐进的比赛的过程做着呼应,赛程就像是他们爬坡的历程,一个个新奇一个个坎。但是比赛进程本身对于一个并无特别倾向的观众来说没什么张力,左立、张阳阳、饶威,或者魏一宁、范世琦,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小故事,可并不吸引人,只是让这个故事更碎片化。而延伸线上的重点人物华晨宇、欧豪、白举纲们,作为一个粉丝,我当然知道他们是何时何地补拍了这些片段——更直白地说,我当然知道那都是他们事后在按剧本演了。
    写到这儿,也就发现,一个粉丝如何可能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来看一部纪录电影呢?它再真实,也只是片面的真实——更何况还不够真实。它本身再客观,一旦作为对象被观看,产生的评价必然是价值的评价——更何况并不客观。而一旦承认自己是一个十年选秀的粉丝,或是懂得些人情的普通人——而非一个极力不懂装懂的影迷,评价也就简单起来:我相信选手们有梦想,很迷茫,但决计不会相信龙丹妮马昊们那么善良。我相信范立欣的职业操守,但不相信任何人在利益中能保持真正的专业判断。
    当然,将一切都在发生中的真人秀拍成纪录片,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挑战。如果导演从一开始就知道最后的前三名会是这三个人,并且可以毫不顾忌平衡地拍,那么孤独的富二代、努力的渔民儿子和热血的滑板少年也许可以有更多的细节呈现,以此完成一个不错的自我实现的故事。
    无论是假装作为影迷或是真心作为歌迷评价了这片子,终归还是不想放弃作为歌迷记忆这场选秀的机会。华晨宇无疑是通过各种途径释出最多生活哲理的选手,然而最灵的是耿琦。全片最打动的我的是他在湘江边看烟火时的话。他觉得自己像是烟花的引爆点,但引爆之后,“我不是花,我是那声音。”

     5 ) 《我就是我》——从男孩变成男人

    文/卢杰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梦想过——我就是我。
    但当我们走进社会才发现——那是谎言。
    我不是快乐男声的粉丝,但我是这部电影的粉丝。
    其实,在那年,我跟他们做着同样的事情。
    2013年的夏天,我毕业了,家里人希望我留在广州,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然后像大多数人一样,普普通通的活着,找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结婚、生子,组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普普通通到老、到死。
    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我的理想。
    或许,那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会对像我这样的小辈说——平淡才是真。
    可是,去他妈的平淡,去他妈的普通。我们这年纪的人,除了一腔热血,什么都没有。但那些什么都有的人,偏偏没有着一腔热血。
    为什么要平淡?
    人难道不应该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吗?难道刹那的光辉,不比一直暗淡要好吗?
    在电影开头,其中一位男生问了这么一句:如果不唱歌,你还会做什么?
    唱歌、弹吉他、写歌。不知道,感觉没有了音乐就活不下去。(大意如此)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后半句话是青春的代言。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音乐就活不下去。对于我来说,没有了写作就活不下去。
    所以,我坚决离开了广州,孤身一人跑到北京,成为了一名北漂。
    我羡慕电影中的他们。他们有一场可以参加的歌唱比赛,可以通过比赛让更多人认识他们,知道他们的名字,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印在纸板上,听到成千上万的人呼喊着自己名字。
    只可惜,写作没有,当然,也不应该有。写作需要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这种导致肾上腺素激增的行为对写作是没有益处的。
    只是,谁不想要成名?
    享受鲜花与掌声的包围,大概没有一个年轻人不曾憧憬过这样的场景。
    他们是我们都曾想象过的未来,但电影里,也让我们看到了光鲜背后的泪水与汗水。
    我也同情他们。作为新闻系毕业的学生,深知媒体对公众人物的缠绕。几名未经世事的少年,一下子被推到镁光灯前面,被无数的摄像头笼罩,一言一行都被成千上万的眼睛盯着。稍有不慎,很可能就落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就变得做任何事情都变得畏首畏脑,思前想后。
    这算什么青春?所以,这电影的名字才更加显得意味深长——如何在现代媒体的关注下,做到“我就是我”。
    电影中的一个场景,我记忆尤深。
    其中一个男生说,我们理解你们要拍东西,理解你们要让观众们看到更多。但是,能不能有一个下午,就那么一下午的时间休息一下,让我们玩一下?
    话音低沉,满脸无奈与落寞。
    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仅有的经历。跟我们同龄的人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只是,他们是典型,是代表,是万众瞩目。
    我从广州来了北京,人生路不熟,饮食习惯大相径庭,连说粤语的人都没找到几个。在公司里,是新来的同事,任何事情都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容易做错事情。从学校到社会,不是一段距离,而是一道鸿沟。
    不单是我,也不是单那几个快男,我们每一个刚从学校踏入社会的人都是如此。小心翼翼地在一个新环境底下生活,不敢有半点差池,仿佛周围有无数只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那不仅仅只是在工作上的状态,更是生活中的状态。离家漂泊的人,没有了家庭的庇护,做任何事都得小心翼翼,不许一点的行差踏错。
    作为一个北漂,其中的艰苦更与何人说?时刻怕受骗,小道不敢走;强迫自己改掉生硬带着口音的普通话,拙劣地模仿北京口音,以免遭到莫名的白眼。
    任何事情看起来都比做起来要容易得多得多……
    对于几位男生的晋级过程,电影只是草草描述,因为那不是描述的重点。但就在这草草描述的背后,是由无数我们没能看到的努力与汗水所组成的。
    电影中有两幕,是讲两位男生因为拍VCR受伤的事情。一位是从弹簧床上摔下来,一位是油漆洒到眼睛里面。都是非常危险的意外,很可能一个不小心就变得半身不遂,或者是失明。但是,他们不敢跟家里人说实话,偷偷地瞒了下来。家里人打电话来问,他就告诉家里人,那油漆是假的,根本不会有事。但实际上究竟是如何,大家都能看到。
    我也是。来北京没多久,因为一次意外脚受伤了,一个多月不能走路。但我一句话也不敢跟家人提。不,不只是我,我猜,在北京成千上万的北漂们,全国各地百万千万为了理想而离家远游的青年们。大家都一样。
    这是一个过程,一个成熟的过程,从男孩变成男人的过程。
    在电影中,比赛的导演说了一句话,让他们几个从男孩变成男人。它不仅仅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也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如何从男孩变成男人,就是这部电影所想要展现的。
    从男孩变成男人,就是要学会经受寂寞、就是要学会藏起自己脆弱的一面……
    相比起另外几个综艺节目拍出来的《爸爸去哪儿》电影版、《中国好声音》电影版。《我就是我》这部电影是真正准备充分的,有诚意的,在质量上也好太多了。
    在电影里,我看到的不是偶像歌手们的成功路,而是一群男孩变成男人的艰辛历程。它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必须走过的路。如果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必须要付出代价。
    如果,想要坚持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想要达成“我就是我”,想要追逐梦想,做一个热血的青年……我们需要付出太多太多。
    但是,青春不后悔。

     6 ) 谁陪你度过十年的夏天

    我们在努力成为特别的那一只的时候,我们丢失了自己。 没有谁的成长是不用付出代价的,代价一定是你曾经以为永远不变的人和事,因为只有那样,你才会长成你想象中最特别的那个自己。 2005年的夏天,领到梦想大学通知书的夏天。 那一年的超女总决赛就像一场完美的家庭聚会。围坐在瓜子和西瓜前,我和老爸紧张地盯着屏幕里略嫌局促的张靓颖,顺便鄙视老妈和她喜欢的看上去心机重的何洁。那时候的我们都不知道李宇春为什么那么讨好。 十年前,那是一场多么火爆的真人秀啊。 2007年的夏天,PK掉很多同学挤过终点的夏天。 那一年的快男是一场叫人铭记的姐妹聚会。我和那位让我丧失对大学一切美好憧憬的笔笔的疯狂粉丝一起,吃着辣味鸭脖喝着冰凉啤酒,回忆她那些为笔笔买装备、追演唱会、参加粉丝活动、纹身、那些为了笔笔逃课的上午和下午,一边看着屏幕里简单朴实的陈楚生。也许那是我最爱做梦的年纪,看着流浪歌手气质的他最终夺冠,我们开心的举杯,努力的高兴。 那时候我想,我一定要和你们永远留在北京,永远在一起。 2009年的夏天,告别的夏天。 我以为你们都在,可是你们都选择离开。我遇见了他,我说我爱江映蓉的霸气,他却捂脸说喜欢刘惜君的娇羞。爱我什么,他到现在也说不清楚。 2011年的夏天,甜蜜的夏天。 两个红本展开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老爸头发已经有些许斑白,他扎上红领带穿笔挺的西装把我亲手交给那个他。我记得那年有个可爱的女孩叫小万,笑起来特别甜。 2013年的夏天,升职的夏天。 也许我是他们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女人,也许我是她们愿意倾诉秘密的傻大姐。我以为我慢慢地百毒不侵,我以为我可以坚强的像块铁板。那个冠军之夜,独自在客厅看快男总决赛的我,看到春哥和笔笔站在一起的时候,熟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那么多年越来越熟悉的面孔一个一个出现的时候,沙发上的我却哭的像条狗。 那时候我想,青春走的好快。四散的姐妹们,我们是否还可以假“青春”的名义在这座城市放肆招摇? 2014年的夏天,该是怎样的夏天。 或许自己都不知道,超女和快男就这样陪了自己十年。或许自己都不相信,我对超女和快男有这么多的情感记忆。或许,所谓缘分就是那种在忘记边缘出现的东西,当我有幸坐在有快男电影预告片放映的沙龙现场,那些过去的回忆止不住的汹涌而出。也许,回忆是一种私人化的东西,当主持人问谁会愿意为这样一场电影买单的时候,我发现全场居然只有自己的手举得笔直。 我不知道别人的青春,我只记得我的十年。电影有时候就是为了带我们找回过去。这部电影里,讲述12个男孩在一个短促的夏天从普通人成长为明星,他们和我们或许都一样,各异的家庭背景,共同面对的陌生环境,莫名的压力和不知所措,悄悄想念的父母,还有在他们的年纪学着与刚刚建立友谊的朋友竞争的惨烈,为了证明情义耍小花招被迎头痛骂的难以接受……他们努力让自己变得有用和特别,他们努力让自己留下来,当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走向更高的台阶,都一定要看着一个朋友转身离开。在聚光灯下,他们流着眼泪从男孩变成男人。 所以在最后,李宇春笑着说“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在这里,我们的梦想还在,你们呢”的时候,我还是哭了。 我哭的也许是那些最珍贵的、已经消失无数个的夏天。

     短评

    几年前,我曾为自己过了容易掉眼泪的年纪而庆幸,几年后,我看着他们,却莫名有些羡慕。在那个并不知道自己虚伪的年纪里,在那个把鸿毛看作泰山,把自己也当成泰山的年纪里,借着梦想的名号而为青春哭泣的感觉,真好啊。

    7分钟前
  • 飞行官小北
  • 还行
  • 《归途列车》的导演把一部狗血选秀节目硬是拍出了年轻人独有的天真和纯粹。只可惜受限于制片方,最后有点转变为栏目宣传片的感觉。当然,也可以将它看为一部优质的青春偶像成长电影?如果导演能更直白地表现节目所带来一些的负面元素,能更宏观立体地去讨论整个文化现象,片子应该会更好

    10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 十年选秀,那个燥热的夏天,怀念与你们一起度过。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 清华点映看的。之前从没看过快男以及默默地深深滴鄙视过脑残粉们。不过片子并没有不好看也没有脑残,尽管商业制约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影片之中,仍不失平衡与换位思考。扣一星为不可避免传递出的芒果台价值观,再扣一星为与《归途列车》之间的心理落差...未看刷一星这种行为真心脑残,为毛还有人以此为荣

    16分钟前
  • 浅斟低唱
  • 还行
  • 看到那段没有水印没有广告的弗朗明哥还是很开心的哈哈哈 欧豪练舞的样子好认真好可爱 手指被割伤 清洗伤口时深深低着头一语不发忍着痛 有一幕是满场的观众 突然下一帧变成灯光熄灭后的空场 带感了~ 白举纲唱龙拳玩双节棍那段有点震惊~ 哈哈江油小王子

    21分钟前
  • 沙力兔
  • 还行
  • 《小时代3》《后会无期》《我就是我》,竟然全看了,这个暑期好青春呢!!其实三个电影都是三星水平,如果非要比的话,《我就是我》带给我的触动更大一点,回忆更多一点…

    24分钟前
  • 宋小卡
  • 推荐
  • 试图透过一场全民娱乐现场,捕捉全新一代舞台逐梦青年的立体画像。青春、励志与激情,也同样可以是其反向的尔虞、操控与消沉。揭秘十年造星工厂之运转体系,舞台之颠亦或是被体系吞噬的当代90后青年,走向Liveshow之后全民娱乐帝国,更为黑暗系“饥饿游戏”或许才刚刚启动。

    29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 对快男无感甚至没看过比赛 电影看完也哭的蛮爽 有路转粉趋势

    30分钟前
  • 郭小月
  • 推荐
  • 本最该成为粉丝电影的《我就是我》却轻轻撩起帷幕的一角,用冷静的镜头语言记录了中国当下年轻人的现实一种。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导演@范立欣 未必能赢得票房,但容易赢得真心,在我看来这是更大的野心。

    33分钟前
  • 四十四次日落
  • 推荐
  • 我正青春,而你们的青春,却永不回来。这个夏天,最值得看的纪录片。

    37分钟前
  • 自由极光
  • 推荐
  • 给这部电影打分简直是我理性与感性的博弈。感性告诉我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调调。但理性告诉我这部电影缺点一样很明显。对这届快男印象大为改观。院线中国电影十佳,被完完全全低估的电影。豆瓣上的那些没看就打一星的装逼狗请你们滚!

    41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推荐
  • 先導放映時候看的。覺得這才是青春。並不是年輕的肉體就是青春,還有不羈、放縱,友誼、親情,矛盾、渴望,夢想、妄想。關於真實。關於商業與藝術。關於800小時的素材。關於隱晦的批判。究竟是不是一場秀,大家看過後再討論吧。每一部紀錄片都用過心後再評價吧。

    42分钟前
  • 敬請安靜
  • 力荐
  • 你说这个不是粉丝电影,但你怎么解释只有粉丝才能看得下去?这种程度的仆街,完全可以理解。

    47分钟前
  • ZeonGin Sou
  • 很差
  • 现在作为一个在湖南卫视实习生的身份来看这部纪录片,心情有些不同。选手们一开始海选的时候都想证明自己或者唱自己的歌给别人听,但随着他们有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也被附着更多的东西,但这个纪录片告诉我们他们也是个孩子。

    49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推荐
  • 快男不仅是一个选秀比赛 就像新东方不仅是一个培训学校 而是一种青春的精神 青春并不是指一段年龄 而是一种不苟且的状态 虽然很多次跌倒 依然要做自己 好好活着

    53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 尽管记录对象几次三番在镜头前表达自己不愿被节目组的“本质玩弄却假意培育”的娱乐态度收编,但影片总是通过插入脱离主要脉络的剪辑画面来体现他们对成功和友情的渴望(所谓励志,所谓成长),所以说到底是影片被节目组收编了,永远不要怀疑主流电视文化的可怕力量……

    56分钟前
  • 正在
  • 还行
  • 对于纪录片来说,它比one direction那个好太多了

    60分钟前
  • 醉饮狂歌
  • 力荐
  • 亮点在后半段真情实感流露。互动观影把这部纪录片的形式也推得赚眼球,能理解为什么被选上多伦多。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
  • 十年选秀,看到春和笔抱一起的时候,多么希望这一秒是永恒的。

    1小时前
  • 小石匠
  • 力荐
  • 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 2.6分就是你们的榜样,不敢撞小时代,敢撞后会无期!小四韩寒同意嘛?他们女婿同意嘛?

    1小时前
  • 清舞翩翩
  • 很差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